2024年世界冰壶锦标赛在加拿大卡尔加里拉开帷幕,中国冰壶队以全新阵容亮相,凭借年轻选手的出色表现,在首日比赛中连克强敌,成为赛场焦点,这支平均年龄不足25岁的队伍,用精准的投壶和沉稳的战术执行力,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冰壶运动的蓬勃生机。
在首场对阵传统强队瑞典的比赛中,中国队四垒主将王智宇在最后一局顶住压力,以一记精彩的“双飞”击打清空对手得分壶,帮助队伍以6:5险胜,这场胜利意义非凡,不仅终结了中国队对瑞典队连续三年不胜的尴尬纪录,更让国际冰壶联合会官网将这场比赛评为“当日最佳对决”。
“我们准备了整整两年,就为这一刻。”赛后接受采访时,22岁的三垒选手张丽娜难掩激动,“教练组针对欧洲队伍的特点设计了全新战术体系半岛体育APP,今天能完美执行,感觉特别棒。”这位首次参加世锦赛的小将,在本场贡献了83%的成功率,其稳定的旋壶进营技术多次化解瑞典队的攻势。
次战面对东道主加拿大队,中国小将们再显锋芒,在满场观众的助威声中,二垒马强连续三局打出“占位壶+击打”的完美配合,为队伍建立起4分优势,尽管加拿大老将莫里斯在第七局上演“三飞”绝技追平比分,但中国队在加赛局把握住后手优势,由替补出场的李雪松投出制胜一记“轻磕”,最终8:7爆冷获胜,这场胜利让中国队的实时世界排名上升至第五位,创下近五年最佳战绩。
国际冰壶观察员汤姆·布鲁克斯在专栏中特别指出:“中国队的进步令人震惊,他们的冰面阅读能力已不逊于北欧强队,尤其是年轻选手在关键分的处理上,展现出超越年龄的成熟。”数据显示,本届中国队前两场比赛的战术成功率高达89%,远超上届世锦赛的76%。
这支青年军的崛起并非偶然,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李颖透露,自2022年起实施的“冰壶新星计划”已初见成效:“我们在哈尔滨、北京等地新建了6个专业训练基地,引进芬兰教练团队,并采用‘以赛代练’模式,让年轻选手全年参加超过50场国际赛事。”这种培养模式明显提升了选手的临场应变能力,本次参赛的5名队员中,有3人曾在瑞士、苏格兰的职业联赛效力。
赛场外,冰壶运动在中国民间也持续升温,据中国冰壶协会统计,2023年全国参与冰壶体验活动人次突破200万,北京、上海等地的商业冰壶场馆预约需提前两周,这种热潮甚至带动了相关装备销售,某电商平台数据显示,近半年国产冰壶鞋销量同比增长340%。

展望后续赛程,中国队将迎战卫冕冠军苏格兰队,主教练张志鹏在赛前发布会上表示:“我们会坚持自己的节奏,重点发挥击打准确性的优势。”值得注意的是,苏格兰队核心穆尔海德在采访中特别提到:“中国队的进步速度让人警惕,他们可能是本届最大的黑马。”
随着混双组合赵鑫/周妍在同期举行的世青赛上摘银,中国冰壶已呈现全面发展的良好态势,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高志丹在观摩比赛后强调:“要抓住北京冬奥会遗产的发展机遇,将冰壶打造为中国冬季运动的标志性项目。”据悉,2025年国际冰壶联合会代表大会已确定在上海举办,这将成为中国深度参与国际冰壶事务的重要契机。

在卡尔加里比赛场馆内,随处可见挥舞五星红旗的华人观众,留学生陈明特意驱车五小时前来观赛半岛体育:“十年前看世锦赛时中国队还常是大比分落后,现在能和强队打得有来有回,特别自豪。”这种转变,正是中国冰壶运动砥砺前行的最佳注脚。
业内人士分析,随着更多青少年通过“校园冰壶计划”接触这项运动,中国有望在未来五年形成人才梯队,哈尔滨体育学院教授刘冰指出:“当参与基数突破500万人时,我们将看到质变的发生。”这种预期正在变为现实——在刚刚结束的全国青少年冰壶锦标赛上,12岁组别参赛队伍数量较去年翻了一番。
夜幕降临,中国队的年轻选手们仍在场馆加练,领队王磊望着冰场上专注训练的队员,对记者说出意味深长的话:“每一记完美的投壶背后,是上千次的失败与调整,这些年轻人正在用冰刷描绘中国冰壶的新篇章。”